【中秋国庆双节临近,白酒板块改善,啤酒板块待复苏】随着中秋国庆双节渐近,白酒板块近期有所改善。需求端上,白酒动销流速环比略升,旺季动销有望渐好。市场普遍认为,白酒行业正筑底,底部信号渐显。 然而,低迷已久的啤酒板块却未见复苏信号。自2020年初暴涨后,啤酒板块持续下跌,如今五年过去,其底部信号是否出现成疑问。 去年以来,啤酒市场挑战大。2024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3521.3万千升,同比降0.6%,仅为十年前扩产高峰期的70%。整体产量下降,企业业绩压力增大。 2025年上半年,啤酒板块营收415.34亿元,同比增2.75%,归母净利润65.12亿元,同比升11.81%。但行业分化加剧,如百威亚太上半年啤酒总销量43.63亿公升,同比降6.1%,收入31.36亿美元,同比降5.6%,净利润同比下滑24.4%至4.09亿美元,中国市场销量下滑8.2%,收入下滑9.5%。 百威亚太退居第二,市占率降至40%左右,印证啤酒高端化战略显疲态。啤酒市场经历多次战略转向,2012年前企业跑马圈地、扩产能,2013年后进入存量竞争,产能过剩,后开启高端化进程。 2018 - 2023年啤酒吨价复合增速达4.65%,但如今众多品牌入局,战略成效差异大。如2024年中高端产品占比72.7%的青岛啤酒,增利不增收,营收和销量均下滑。 今年低价位啤酒销量或承压,中档及以上产品贡献主要增量。目前啤酒板块估值仅22.63,处于历史低位,市场预期悲观。 线下餐饮低迷冲击啤酒现饮市场,国内五大啤酒品牌占7成份额,市场存量竞争。但龙头企业仍可通过份额收割和多品牌运营增长,且我国啤酒均价仍有提升空间,盈利较稳定。 啤酒企业积极突破宝盈国际,精酿和无醇啤酒成创新重点。预计2025年精酿啤酒消费量达23万千升,年复合增长率17%,无醇/低醇啤酒市场规模较2020年增长3倍。 部分啤酒企业拓展品类,如青岛啤酒收购即墨黄酒,燕京啤酒推出汽水。小众口味啤酒受青睐,饮料赛道发展好,饮料化创新或成新方向。 啤酒消费主力和场景改变,即时零售兴起。虽酒企与即时零售需磨合,但该渠道成重要推动力,啤酒销售额渗透率达6.5%,增速超30%。 2024年啤酒即时零售规模7800亿元,预计2026年突破1.2万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23%。未来新品类开拓和新渠道拓展或助啤酒企业走出低谷。 部分啤酒龙头估值有性价比,格局稳定、现金流充裕、分红大方,长期资本回报率有吸引力。啤酒板块现底部特征,反转待消费环境回暖。 短期看,下半年低基数效应和成本红利或使业绩稳定增长。若消费政策向好,啤酒板块有望迎机会。
本文由 AI 算法生成,仅作参考,不涉投资建议,使用风险自担
本文来自和讯财经,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“和讯财经”APP
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